平原地区东北红豆杉的栽培技术
东北红豆杉可净化空气,可有用吸收一氧化碳、二等污染物,并大量开释负氧离子,有益于舒缓神经、消除疲惫,对进步人居环境的空气质量大有裨益。跟着城市空气质量逐渐下降、加重,种好红豆杉,改进空气质量火烧眉毛。丹东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红豆杉种类,常绿乔木,树皮淡灰色,纵裂成长条薄片;芽鳞顶端钝或稍尖,掉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。叶2列,近镰刀形,长1.5~4.5 cm,宽2~5 mm。背面中脉带上无角质突起,或有时有零星分布,或与气孔带邻近的中脉两边有1至数条状角质突起,颜色与气孔带不同,淡绿色,边带宽而明显。雌雄异株,球花单生叶腋;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,基部托以圆盘状假种皮。种子倒卵圆形或柱状长卵形,长7~8 mm,微扁,先端微有二纵脊,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[1-3]。
丹东红豆杉是国家一级维护植物,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保健价值。丹东红豆杉枝条舒展,树形美观,常绿,果子成熟后红彤彤,成长速度快,合适驯化发展为城市绿化树种。丹东红豆杉喜阴凉湿润的环境,资源一般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。平原区域因为夏日温度高、空气较为干燥等原因,栽种效果不甚理想。本项目组于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,在浙江丽水莲都石牛园区、福建三明明溪城区栽种红豆杉,海拔50 m左右,栽种面积为10 hm2,一至五年生苗20万株。经多年研究,研究出一套使丹东红豆杉在平原区域定植并正常成长的栽培技能[4-5]。完成丹东红豆杉在市区正常成长的方针,对促进丹东红豆杉在平原区域规模化栽培,扩展丹东红豆杉的栽培区域,对进步工业收益有重要意义。且本套技能已在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等省份进行了试验推行,均取得了杰出的效果。
1 定植技能
1.1 土地挑选
挑选排水性和透气性杰出、中性偏酸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;黏土和盐碱土需适当改进,增加河沙和有机质。红豆杉根系不耐涝,因而挑选的栽植地址地形要比周边稍高,防止雨天长期积水;不宜在低洼地栽培。深挖排水沟,夏日雨后要及时查看排水沟,发现堵塞立即疏通。
1.2 整地与上肥
栽培前,应对土地进行翻耕整理,去除杂草、石块等杂物;开深排水沟。可视土壤肥力情况施用适量基肥,一般施用有机肥7 500~22 500 kg/hm2,施在深沟或深穴内,用土离隔,然后栽种;因为红豆杉根系稚嫩,多为肉质根,不能施用化肥,以免烧根。
1.3 定植时间
丹东红豆杉春、秋2季均能移栽,具体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,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。在平原区域,因为夏日平均气温较高、高温继续天数较多,合适挑选秋季栽种;只要地温高于10 ℃,根系就能正常成长,15 d内须根长出,能自然吸收水分,有利于植株成长,延伸红豆杉的康复及习惯期,可有用进步耐高温能力。日气温低于-3 ℃的15 d前,应停止栽种,否则会直接影响树体成活。